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
一、 完美主义在人群中的表现
在考试中,有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,哪怕他考的多好,超过了很多同学。他们普遍地对考试中的失误不满,总说:“如果我再怎么怎么样的做,一定能再提升几个名次。”在衣着上,他的打扮已经相当的漂亮了,尽管有很多人羡慕他,但他还是觉得这件衣服还不够美,总对自己的仪表不满意。在工作中,即使自己取得了很好的业绩,然而他还不满足,总希望干得更好。由此可见,这种追求完美,对自己不满意的现象是普遍的。
二、 完美主义的特点
1、 普遍性
无论你是穷苦的人,富裕的人,普通人或者是伟人,在内心中都有完美主义的影子。完美主义,即追求完美,对缺陷的事物不满意。因为完美实在是太美了太令人向往了,所以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。就像人们曾经喜欢方形一样,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房屋能像方框一样规整。可是当人门发现比方形更美的圆时,人们开始逐渐的改变了对方形的看法,开始努力理解圆的美。无数数学家被他的美倾倒。为了计算出圆周率,很多人付出了一生,却只推进了几位数。现在流行一种叫做“强迫症”的群体,他们对细微的小事都很在意,总是把一件事一直较真。由此可见,完美主义具有普遍性。
2、 是人特有的
虽然雄孔雀会努力的舒展自己的漂亮的羽毛吸引异性,但它的目的也就仅此而已。一旦目的达成,它就不会再展开羽毛了。对于狮子而言,饱餐一顿后,无论有再多的羚羊在眼前吃草,它也不会再去捕杀羚羊。狮子只会在下次饥饿时才会去捕杀猎物。而人不同,当人饱餐一顿后,已经感觉很好了。可当他看到旁人吃的饭食比自己还好时,就会产生嫉妒的心理(动物没有这种心理),内心就会产生对更好的事物的向往。这就是“吃着碗里的,看着别人锅里的”的表现吧。
三、 完美主义的作用
1、 推动作用
对于个人而言,完美主义会使人充满干劲,使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,这就是进取的动力。以学习为例,学习是一个长期刻苦努力的过程。如果一个具有完美主义心理的人产生了追求更好成绩的目标,这种完美主义心理会时刻提醒他不要忘了心中的理想。这样,完美心理会使他奋进,使他的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境界。
对人类这个大群体而言,如果人类没有完美主义心理,人类就是懵懂无知的动物。原始人发现火烤食物更美味,于是大量采取这种火烤的方法,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,有利于发展自己的大脑。大脑功能变强了,于是人类需要一个配合大脑的工具——手。在演化中,人为了培养手,从而由四肢爬行改为直立行走。解放了手,人们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开始学习用手织衣御寒……这样,量变引起了质变。人类在完美主义的驱使下,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。物质充裕了,人们又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。人们因此由最强的动物转变为最具有智慧的动物。这就是完美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。
2、 认识不当会使人引入歧途
比如,在日常生活中,有些人把这种完美主义强加给他人,试图把他人变为自己想要的样子。这种完美主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,且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一无二的,我们应对他人的思想自由加以尊重。否则,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刺激我们的心理,从而因为我们的不理智而走上错误的道路。
四、 如何面对完美主义心理
面对完美主义心理,要有辩证的思维,不能一味否定,也不能任其摆布。正视完美主义心理,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最后修改:2022 年 08 月 04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